改变孩子的窝里横的方法
【来源:易教网 更新时间:2025-01-07】
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胆怯
鼓励使人大胆
一些孩子在与他人交往时表现得不太自信,不愿意主动与父母的熟人打招呼,可能会低着头、扭过脸、涨红脸、不说话,甚至躲到父母身后。一些家长会解释说:“这孩子就是害羞,不太爱说话,见到客人总是别别扭扭的。”姚鑫莉教育专家告诫,家长不应给孩子贴上“没用”、“胆小鬼”的标签,这样的指责只会进一步打击孩子已经存在的自卑感。当孩子表现不如人意时,父母应耐心安慰和鼓励他们:“第一次见面谁都会紧张,以后和阿姨熟悉了,你一定会说得更好。”“这次没完成没关系!下次我们继续努力,妈妈相信你能行!”在尴尬的时刻给孩子一个温暖坚定的眼神,他们的自信心才会逐渐增长,直到将过度的羞怯抛在脑后。
不要操之过急
对待胆怯型的孩子,创造一个“没有压力”的环境非常重要。姚鑫莉教育专家指出:“要想让胆小的孩子‘勇往直前’,家长与老师都不能操之过急。”当孩子不愿意与其他更多的孩子相处时,家长不应强迫他们去和小朋友一起玩,因为害羞的孩子更喜欢一对一的交往;当孩子不愿意称呼别的长辈时,家长不应勉为其难,因为这可能会增加孩子的恐惧感;当孩子不愿意在客人面前表现时,家长也不应胁迫他们,因为这样做会加剧孩子的紧张情绪,将来孩子可能会以更多的沉默和拒绝来应对,进一步加深害羞的程度。同时,父母可以与老师合作,引导孩子参与社会活动和同龄人的集体行动,以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。鼓励是主要手段,推动是辅助手段,让孩子从“两面派”变成“表里如一”的“自信派”。
在家别太宠溺
姚鑫莉教育专家指出,胆怯型的孩子并不罕见。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,敢说敢做,即使犯了错误也不会唯唯诺诺。然而,一旦置身于相对陌生的环境或面对陌生人,他们就会完全“失去”聪明和灵巧,缺乏自信,不敢表达自己,尤其害怕失败。姚鑫莉观察到,胆怯表现比较严重的孩子往往在家中被过度宠爱和纵容,缺乏与社会的接触,这使他们对公共场合和集体活动产生了未知的恐惧。因此,姚鑫莉建议在家时,家长不要让孩子太任性,或者替孩子包办一切,而应适时放手,让他们多到社会上去见识。这样的经历可以帮助孩子逐渐适应新环境和陌生人,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。
帮助孩子克服胆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。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,不给他们贴上“没用”、“胆小鬼”的标签,而是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。同时,家长和教师应该创造一个没有压力的环境,不操之过急,引导孩子参与社会活动和同龄人的集体行动,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。此外,在家中家长不应过度宠溺孩子,而是让他们适时地面对社会,增加他们与陌生环境和陌生人的接触。通过这些努力,孩子可以逐渐克服胆怯,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