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时间:2025-03-26
在2023年高考中,来自长春市第二中学的周雅灵同学以617分的优异成绩摘得文科桂冠。这个成绩不仅让她的家人感到骄傲,更让她自己惊喜不已。这个开朗健谈的女孩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"腹有诗书气自华"的真谛。
"我永远记得高考成绩公布的那一刻,当看到'617'这三个数字时,我高兴得一整晚都睡不着觉。"雅灵回忆起那个激动的夜晚,眼中闪烁着光芒。这个分数在吉林省文科考生中排名第一,是无数考生奋斗的目标,而它却属于这个爱读书、爱学习的小姑娘。
"从记事起,我就对文字充满好奇。"雅灵说,小时候的她总爱缠着妈妈讲故事,听完还要让妈妈再讲一遍,直到故事烂熟于心。渐渐地,她开始自己捧起书本,从童话故事到成语寓言,再到后来的长篇小说,书本成了她最亲密的朋友。
在班级里,雅灵有一个特别的习惯,那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书介绍给同学们分享。"我发现一本好书,就会忍不住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。"她笑着说,"和大家一起讨论书中的故事,比自己一个人看还要开心。"
"读书并不在我的'学习计划'之外,而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。"雅灵这样描述自己的阅读习惯。从小学到高中,她的书单不断增加,阅读的范围也不断扩大。三国名著、中外经典、名人传记、当代优秀文学作品,甚至是诗歌集,她都看得津津有味。
谈到阅读对学习的帮助,雅灵感受颇深。"阅读让我积累了很多知识,最重要的是让我养成了思考的习惯。"她说,"当我读完一本书,就会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,这背后有什么深意。"
这种习惯在高考作文中体现得尤为明显。"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,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,单纯靠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。"雅灵说,"我平时关注的名人轶事、社会热点,都在那一刻派上了用场。"
"看到周雅灵学习的时候,就像看到了我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。"她的语文王丹老师这样评价。在王老师眼里,雅灵是个特别爱"钻"进书里品尝文字美感的学生。"当我教古代诗歌时,她总能准确地感受到诗中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。"
王老师还分享了一个细节:每次学校组织读书分享会,雅灵总能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。"她会把书中的内容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,这种思维能力非常可贵。"王老师说,"读书让她的思想变得开阔,写作时自然就能下笔如有神。"
雅灵的成功,除了个人的努力,也得益于她的家庭教育理念。"我们一直相信,学习应该是快乐的事。"她的母亲邵红月说,"从小到大,我没有给她制定过分严厉的学习计划,而是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。"
邵女士的教育理念很有智慧。"我们从不攀比,只看她的进步。"她说,"每天放学后,我们会固定一个时间一起阅读,这样既能培养她的阅读习惯,又让我们有了共同的话题。"
这种家庭教育方式让雅灵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。"我永远记得妈妈说过的一句话:'学习不是为了和别人比,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。'"雅灵说,这句话一直激励着她不断进步。
雅灵的故事告诉我们,成功并非偶然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能静下心来读书已经是一种难得的品质。而这种品质,正是通向成功的钥匙。
在采访最后,雅灵说:"我的成功经验很简单,就是保持读书的习惯。"她说,自己会把阅读当成一生的习惯,"因为每一次打开书本,都会发现一个新的世界。"
这个成绩优秀的女孩,用真实的经历告诉我们:阅读不仅是一次通过高考的助力,更是点亮人生的一盏明灯。在未来的道路上,愿每一个热爱阅读的灵魂,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。